实例一xnl贵州163_163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_163贵州事业单位考试信息网_贵州163网
白墙灰瓦的特色民居、绿油油的荷花池、充满乡愁的记忆小镇、弥漫着瓜果香甜气息的现代农业园区……漫步其间,犹如置身仙境。
这是白云区通过“旅游+农业”打造的农旅综合体项目——蓬莱仙界景区。通过“旅游+”模式,成功把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变成了今天风景如画的国家4A级风景区。
白云区蓬莱村虽然距离贵阳城区只有10余公里,但多年来,当地村民只能依靠传统农业维持生计。因为贫穷,大批年轻人纷纷走向城市打工。“曾经,村里85%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大片荒芜。”蓬莱村大坝组组长韩先勇说。
由于经济发展缓慢,该村保存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整的农耕文化。
然而,如何让良好生态与农耕文化转化成该村发展的优势?
2011年,蓬莱村迎来了发展机遇。一条通往市区的道路拉近了该村与城市的距离,30分钟,村民种植的新鲜蔬菜就可送达市区的菜场,市民也可驱车到该村踏青。
这一年,蓬莱村在白云区政府的引导下,利用村里的交通地理优势、生态和农耕文化优势,全面启动农业与旅游、农耕文明与生态文明等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建设乡愁浓郁、充满诗意的新农村。
通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整合各种资源,把蓬莱村从一个传统的乡村,变成了一个集观光、休闲、生态为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示范点。
2014年,蓬莱村集体筹资30万元,发动党员干部、群众集资入股86万元,注册成立了蓬莱仙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包了现代农业展示区的安保、保洁、劳务用工等服务工作,探索“党支部+实体+园区+群众”的富民强村之路。
同时,该村通过创办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农家乐协会等,集中农民土地资源建设园区,让资源变资产;集中资金建实体,让资金变股金;集中资源建产业,农民变股东。部分村民成了园区的工人,40余户村民开起了农家乐,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全村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共建共享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