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产业
产业规模:截至2017年底,全市种植面积达18.18万亩。去年产量2万吨,实现产值7.9亿元。
资金投入:全市财政已投入资金2.83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10.34亿元。
促农增收:产业覆盖带动农户15.67万人,直接带动2.2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产品加工:55家企业、21家合作社去年销售猕猴桃鲜果1.5万吨,销售额达4.2亿元;加工鲜果5000余吨,销售果酒1400吨,实现产值3亿元。
种植户的故事——农民成产业工人 务工增收不用愁
在六枝特区郎岱园区猕猴桃基地里,300多个农民在基地里忙碌着,有的在施营养液,有的在做病虫害防治……
郎岱镇青菜塘贫困户卢加秀的几个孩子在外务工,只留下老两口看家。因为身体原因,不能长时间做农活,眼看着田土即将荒废,猕猴桃基地的好政策,让她看到了希望。“家里的7亩地入股到基地,今年已是第3个年头,今年的土地入股金已经涨到每亩680元。”卢加秀说。
最让卢加秀高兴的是,在基地打工,成了产业工人,每月的保底工资有2100元,老俩口每年仅务工的收入就达到了50000多元。
郎岱镇花脚村布依族贫困户张继学说:“成了产业工人,真正有幸福感和获得感,只要勤劳,有这么好的政策,脱贫致富有希望。”
在郎岱镇,像卢加秀、张继学这样的贫困户有400多户,正是当地政府通过基地种植猕猴桃,发展产业,让他们从农民变成了工人,并有了收入。
“只要基地存在,贫困户就是固定的务工人员,更是基地的产业工人,有固定工资,收益还不错,脱贫致富就有盼头!”六枝特区民源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郎岱猕猴桃基地分管生产的负责人胡光引说。
猕猴桃成脱贫“致富果”
走进水城县猴场乡猴场村,漫山的猕猴桃树正在抽枝发芽。50岁的村民王元辉正在自家地里挥汗如雨,忙着给刚冒出新芽的猕猴桃修枝整形。“去年,我家的3.5亩猕猴桃,卖了8万元,今年的猕猴桃新芽长势很好,看来又是一个丰收年,虽然辛苦,但很开心。”王元辉乐呵呵地说。
四年前,王元辉还是猴场村的一名精准贫困户,全家人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他一人外出务工。“以前常年在外面打工,一年辛辛苦苦劳作下来,收入只能勉强养家糊口。”王元辉说。
如何才能摆脱贫困,王元辉一直苦苦思寻。
2012年,猴场乡为了拓宽老百姓收入渠道,把该乡原本由公司经营的猕猴桃基地交给老百姓管理。不少农户因此通过猕猴桃产业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路。王元辉果断放弃了外出务工,主动跟着猕猴桃种植户学习栽种和管理技术,并把自己的土地全部种植了猕猴桃。
由于精耕细作、管理到位,王元辉的猕猴桃很快便产生效益。“2015年,我家猕猴桃初次挂果就卖了4万多。”王元辉说,最近两年,他家的猕猴桃挂果量一年比一年高,加上凉都“弥你红”的品牌越来越响,自己的收入也在逐年翻番。
如今,王元辉一家依靠销售猕猴桃,有了丰厚收入。不仅摆脱了贫困,还修了新房,买了轿车,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在猴场乡,像王元辉这样靠猕猴桃摆脱贫困,增收致富的农户还有很多。在王元辉们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主动申请种植猕猴桃。
截至目前,猴场乡的猕猴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23000亩,产业覆盖了6个行政村和六成以上农户,猕猴桃产业正成为该乡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成为全乡老百姓的“致富果”。
企业故事——贵州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领着群众干带着群众赚
蝉联省级农业园区综合排名“五连冠”的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贵州省第一个、全国第一批获批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贵州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永恒公司)就坐落在这个园区内。
润永恒公司前身是一家煤化工企业,转型后主要从事高效种植、园林绿化工程、农业设施研究开发与技术咨询等业务。水城红心猕猴桃果实整齐,饱满硕大,果形美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优果高达每公斤200元,产值产量都优于原产地。
市委、市政府将猕猴桃产业列入特色农业产业“3155工程”来重点发展,2012年,润永恒公司入驻米箩镇俄戛村,从事猕猴桃种植和销售,计划投资1.8亿元建设万亩猕猴桃产业园,包括观光区、采摘体验区、休闲度假体验区和野生猕猴桃试验区等。
转型伊始,润永恒公司将农户手中的土地入股基地,并雇佣农户在基地务工,但是当年却损失800多万元。
就在公司董事长辜永龙、总经理胡君夫妻俩迷茫之时,六盘水“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举措出台,让他们找到了农户与公司之间的结合点:以股份合作为纽带把群众利益与公司捆绑在一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有效激活农村“死”资源。
在润永恒公司推行的“三变”改革运营模式中,涉及农户有两种模式可选。
模式一: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获得保底分红。待基地到盛果期后,预计项目覆盖农户年总收益达1300万元,人均增收可达4300元。
模式二:农户以技术及劳动力入股,获得“务工工资+管理地块30%股权”分红。待盛果期后,参与地块管理的入股农户每亩地不算务工收入也可获得1.3万元。由农户负责生产,公司负责销售和产品培育,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转化,形成了利益相连、和谐共生、发展共谋的局面。
在此过程中,该公司坚持优先雇用土地入股农户在基地务工,既增加了农户收入,又改善了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同时培育了大量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增强了他们发家致富的本领,保证了猕猴桃大规模种植的人才需要。
这种“领着群众干,带着群众赚”的做法有账可算:按照20元/斤的价格计算,红心猕猴桃每亩可创收4万元,除去成本5000元,纯利润就是35000元,分红30%给农户即10500元,公司还有24500元的利润,实现“双赢”。
“农民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润永恒公司总经理胡君深有感慨,公司选择好产业,通过“三变”改革形成共同体,更有效地激发农户生产力,创造更多的效益,才能共生共荣。
基地故事——郎岱猕猴桃基地
聚焦重点产业促就业带民富
六枝特区郎岱猕猴桃基地,是六盘水“三变”改革的示范点之一。
该基地于2013年底启动建设,总面积4158亩,总投资达9600余万元,基地覆盖郎岱镇阿乐、花脚、石糯尾、青菜塘等四个村,涉及农户1512户645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10户1811人,未脱贫71户255人)。现有金艳、金圆、西选二号、凉都弥你红等品种的猕猴桃。2017年,该基地挂果面积达600余亩产量85吨,产值320万元。2018年预计挂果面积达1500亩,产量达500吨,产值达2000万元。
在“春风行动”中,郎岱猕猴桃基地把提升贫困户的致富能力作为抓手,深入开展贫困户的培训工作。自今年2月份以来,该基地开展猕猴桃春季管理现场培训3次,培训农户1266人次,其中贫困户636人次。通过培训,贫困户进一步掌握了猕猴桃的管护技术,也增强了他们通过产业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为发挥财政资金的扶贫效应,该基地整合资源,推进资金变股金。2014年3月经六枝特区扶贫局、郎岱镇、郎岱农业园区商议,决定采取“三变”模式,将六枝特区郎岱扶贫产业园区2013年猕猴桃产业化扶贫项目3000万元资金入股到贵州天地人和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猕猴桃种植,占股20%(郎岱镇<现郎岱片区>1025户4272名贫困人口占股8%,涉及土地入股的阿乐、花脚、青菜塘、石糯尾4个村1512户6458人占股10%,村集体占股2%)。通过财政扶持资金,撬动了社会资金6600余万元参与发展特色产业。
该基地的建设解决了当地部分农户务工问题,基地常年务工人数在400人左右(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数为212人),每年务工收入达600多万元,人均1.25万元。
此外,为切实保障群众利益,郎岱猕猴桃基地第一年每亩支付给农户土地入股费600元,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增加20元。据了解,自基地建设以来,已带动当地贫户339户1556人脱贫致富。
【记者手记】
好产业要做好
农业不强,关键是产业不优。
六盘水地处乌蒙山区,97%的土地是山地,而且山多地少、耕地破碎、农业商品化率低。2014 年,市委、市政府结合气候优势、土壤优势、山地优势,出台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3155 工程”的实施意见》,下决心大力发展猕猴桃、茶叶、核桃、刺梨等山地特色农业产业,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
从十八年前水城县猴场乡的340亩红心猕猴桃示范种植,到如今全市18.18万亩的种植面积,猕猴桃产业从大到强、从大到优,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成了广大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这样的产业,就是我们需要的好产业。
中央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省委也提出了“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这些都为我们大刀阔斧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抓好、用好这些机遇,精准施策,抓牢每一个好产业,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产业发展,以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使乡村成为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
温馨提示:
1、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z163rsw官方具体简章发布后,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公众号分享给大家。你可以在公众号中回复“贵州公务员”随时查看最新动态。
2、有疑问可加小编个人微信:gz163rsw
贵州人事招考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163rsw
贵州特岗教师招聘招考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jszpw
贵州医疗卫生招聘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163ylwsw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