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点:一味追求“显绩”
163贵州人事网2018年7月4日讯:所谓“显绩”,是看得见、见效快的政绩,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数量等。用显绩评定干部,可以促使干部重视发展速度,实现快速发展。但是,若一味追求“显绩”,则会滋生急功近利心态,从而导致“形式主义”盛行、“形象工程”泛滥。
所谓“潜绩”,是不显山、见效慢的政绩,比如: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用潜绩评估干部,可以倒逼干部放慢发展脚步,关注发展质量。但是,若一味注重“潜绩”,则会放纵办事拖沓之风,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发展停滞不前。那么,该如何认识“潜绩”与“显绩”之间的关系?习主席在《之江新语》中提到:“潜”与“显”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
“潜绩”是保障“显绩”的基础。“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本意即指:聪慧明智、思虑通达的人,善于观察、思考、深辨、细究,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判断。之于干部,若能从“无形”、“无声”之处着眼工作,必然会褪去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的心态,做到对工作脚踏实地,用一步一步的努力奋斗,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会摒弃好大喜功、贪大求快的作风,做到对群众心存敬畏,用一点一点的坚忍不拔,带领地方人民开创美好生活。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好干部,习主席对其评价到: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正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终于在沿海建成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绿色“防护林”。因此,一名好干部,需要于无声处听有声、于无形处见有形,用脚踏实地的“潜绩”,来支撑惠及人民的“显绩”。
“显绩”是检核“潜绩”的标尺。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改革开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用超越世界的速度创造了世界奇迹:经济高速发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紧跟国际标准。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过程中,把“GDP”作为了评估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不过,犹如尺有长短之分,各地方的经济发展,也有快慢之分:有的能结合本身资源优势,找到科学发展之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有的却照搬外地模式,脱离实际,导致发展并未创造预期效益。比较两种不同结果,会发现,只有用可量化的显绩指标,才可以检核地方政府的发展思维、执政能力等潜在素养。
21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也是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旧问题日益严重的时代。身处这个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还需从思想上弄清“显绩“与”潜绩“的辩证关系:潜绩,是脚踏实地的兢兢业业,它是显绩的基础;显绩,是不安于现状的开拓进取,它是”潜绩“结果。只有既看”显绩“,也看”潜绩“,才能真正创造好政绩。
温馨提示:
1、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z163rsw官方具体简章发布后,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公众号分享给大家。你可以在公众号中回复“贵州公务员”随时查看最新动态。
2、有疑问可加小编个人微信:gz163rsw
贵州人事招考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163rsw
贵州特岗教师招聘招考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jszpw
贵州医疗卫生招聘信息网官方公众号:gz163ylwsw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关注公众号